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

倒著爬~

寶寶在學爬的過程真的很好笑,玩具在前面伸手想拿,拿不到想往前爬,努力的結果是「倒退ㄌㄨ」,離玩具愈來愈遠,最後還定點360度原地旋轉,不曉得何時他能抓到訣竅「往前衝~」。

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

壽司帶著走~

對壽司情有所鍾,只是剛當了媽之後,很難優閒的在日式料理店吃一頓...
無意間在網路上發現一家壽司外帶專賣店-松竹梅壽司總匯 ,除賣壽司之外還有涼麵、沙拉和一些日本限定的東西等~
店裡壽司的總類非常多,價格算平價,而且都是當天新鮮現做,早上8:30就開始營業,對於早上外出採買的我就很方便,這次我先挑了花壽司、豆皮壽司還有沙拉手捲,吃起來美味清爽!
我喜歡這種簡簡單單的味道,當然能輕鬆地一口接一口吃壽司是多麼快樂的事,下次有空還要再度光顧,嘗試其他新口味^_^.


添加副食品囉~

小寶寶在滿六個月後,開始添加副食品,目前已吃過果汁和果泥,這個月寶寶嘗試的過程,接受度還不錯,每次看寶寶吃的模樣,表情真的很可愛有趣,。接著開始要幫寶寶添加菜泥,寶寶對於食物口感和味道接受度不一,希望未來也可以順利。對於寶寶添加副食品的原則和進度,是從書中或網路查詢,隨著年齡的增加,ㄋㄟ ㄋㄟ 的營養漸漸趕不上寶寶成長所需的養份,餵副食品除了滿足寶寶所需的營養,也是斷奶的準備,另一方面也讓寶寶開始適應成人的飲食。


找了一些資料,發現有些觀念相同,但也有差異的,我決定採取中庸路線,避免副作用的產生。

【嬰兒副食品添加黃金期】

把握嬰兒6到12個月的副食品添加黃金期。若持續以牛奶為主食,寶寶飲食偏高脂、易肥胖,缺乏纖維、鐵質等營養。副食品還必須以湯匙吃,訓練寶寶咀嚼、吞嚥能力。

【嬰兒副食品添加原則】
  • 一次只能餵食一種新的食物,且應由少量開始試吃:濃度也應由稀漸濃。軟硬度:液態(果汁、菜汁、米湯…)==>半固態(稀飯、米麥粉糊、菜泥…)==>固態(白飯、餅乾…)。
  • 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時,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狀況。若餵食二至五天有不良反應,如:腹瀉、嘔吐、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,應立即停止食用該種食物,並帶寶寶去看醫生,以確定過敏原。
  • 最好將固體食物盛裝於碗或杯內,以湯匙餵食,使寶寶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。
  • 最好讓寶寶養成吃固體食物再喝牛奶的習慣。
  • 製作固體食物時,最好以天然食物為主,儘量不用調味品。
  • 製作固體食物時,除應將食物及用具洗淨外,雙手也應洗淨。
  • 當寶寶的咀嚼吞嚥功能越來越熟練時,約在八個月大左右,可以嘗試讓他以手抓東西吃,例如:撕碎的土司、小塊雞肉、熟的香蕉切片、煮熟的紅蘿蔔、地瓜或是麵條。不同的味道和質感,會讓他有興趣抓來吃。要注意不要讓他嗆到。
  • 牛奶、蛋白、花生、帶殼的海鮮類、酸性的水果,如:草莓、柑橘、蕃茄,都是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,一歲之前不要食用。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食用蜂蜜,以免引起肉毒桿菌中毒。一歲之前不要給寶寶一般成人吃的牛奶,兩歲之前不要給寶寶脫脂牛奶,已免缺乏必需脂肪酸,並造成不必要的腎臟負荷。
  • 持續選擇大人最輕鬆的時間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,可以是中午或是晚上。一開始寶寶可能不太習慣不同的進食方式及食物,需要有耐心。可以一邊餵食,一邊鼓勵他:「好好吃喔!」用餐時讓寶寶坐在固定的椅子上,培養他良好的進食習慣。可以在餵食前讓寶寶先喝些母奶,以避免他太餓。維持用餐時的氣氛。每個人的胃口及對食物的偏好不同,當他不想吃時,就抱離椅子。儘量給他多種食物去選擇。
  • 當他習慣於吞嚥食物後,可試著讓他自己拿湯匙。當他湯匙拿得不錯時,讓他穿圍兜,地上舖報紙或塑膠布,會讓妳比較容易清理。通常在一歲以後,他可以做得較好。
  • 副食品不要放在奶瓶中,以免過度餵食,或是讓寶寶嗆到。試著讓他用杯子喝飲料,而不需使用奶瓶。市面上很多寶寶用的杯子,有兩個把手,杯子有蓋子使裡面的液體不易溢出。可先放一些開水在裡面,讓寶寶知道怎麼使用它。剛開始他可能會拿來當玩具玩,不要著急,他慢慢會學會使用杯子,等他使用得順手時,可以放些果汁或奶水讓他飲用。
  •  在寶寶需求時就哺餵母乳,避免因為過多的副食品取代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素及免疫方面的好處。

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牙牙學語

最近的寶寶愈來愈愛發出各種聲音,一兩個月前就會無意間發出「OK」的音,最近則是發出「答答、ㄆㄆ、ㄨㄚ、ㄟ~」和一些我不知如何形容的可愛聲音,看他喃喃自語或回應我的樣子,真好奇他要說什麼?

從寶寶出生,換尿布、喝奶、洗澡、玩耍...等就常常對他說話和唱歌,雖然一開始他不會懂得我要表達的意思,也沒反應,但我想久而久之他就會熟悉這些詞彙,現在看到他開始咿咿呀呀的,真的覺得奇妙又好玩。

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

寶寶摔下床~ 要小心ㄚ

自從寶寶會翻身,就開始提醒自己要小心寶寶摔落的危險,前天還是讓意外發生了,首先聽到一陣不同以往的哭叫聲,寶寶呢?不在床上?在地上哭喊了... >_<,我嚇了一身冷汗,當晚還一夜難眠,全身檢查後應該是輕微的皮膚擦傷的紅,原本以為床的四周圍已經佈好防護,寶寶居然還是滑了下來,實在有點自責,現在只要離開視線,一定把寶寶放置在嬰兒床,有這次恐怖的經驗,真的千萬不能輕忽嬰兒的活動力與安全問題。

寶寶從會翻身那一刻起到會爬會走,應該就開始要注意跌撞摔傷,也許只有幾秒,寶寶都會有發生危險的機會,寶寶愈來愈好動,在床上、椅上、推車上都要非常注意,有切身之痛,也趕緊上網查詢相關資訊與注意事項,希望別讓意外再發生。

~ 談幼兒摔傷預防及處理 ~ <長庚紀念醫院 兒科門診製>

許多媽咪都有這樣的經驗:照顧寶寶時,轉身去拿片尿布、上個廁所,回來卻發現寶寶已經爬到床沿,或者已經摔到床下去了!嬰幼兒跌摔撞傷,是居家最常發生的意外,而且從孩子會翻身開始,到會爬、會站、會走路,隨著寶寶日漸長大,發生的機會愈高! 

※摔傷處理的四大步驟 
步驟一:檢視孩子有無破裂、出血的傷口 
媽咪們這時一定要保持冷靜,先安撫孩子,然後檢視寶寶撞到的部位有沒有破裂、出血,身上有無其他擦傷、劃傷。如果孩子有輕微的皮肉傷口,應以消毒紗布止血,然後用生理食鹽水洗淨傷口,再塗抹外用葯膏。如果傷口很深,有流血不止的現象,就應該馬上就醫,並告知醫師寶寶是摔傷導致。 

步驟二:看有無骨折現象 
若發生骨折,則會出現局部腫脹,須先在骨折處以木板或厚紙板固定,再趕快送醫院處理。由於骨折患者最怕隨意移動,造成更嚴重的骨骼移位,因此必須小心檢視,再將孩子抱起。

步驟三:觀察有無腦部受傷的症狀 孩子摔落後,如果有出現下列症狀,就表示腦部可能有受傷跡象,必須送醫做進一步的檢查。 
1. 臉色蒼白。 
2. 嘔吐。 
3. 抽筋。 
4. 意識不清。 
5. 吃不下。 
6. 昏睡不醒,就算叫醒也是昏昏沉沉的。 
7. 活力不佳。 

必須注意的是,就算孩子摔傷當天沒有出現這些症狀,家長仍必須留意觀察三天,才能確定腦部有沒有受傷。這三天儘量讓孩子躺在床上休息,而當孩子夜晚入睡後,要試著叫醒孩子一、二次,以確定孩子究竟是熟睡還是腦部受傷的昏睡。 

步驟四:淤青的護理 
通常從高處跌落,很容易造成身上有淤青,甚至頭上會撞出個大包!在確定沒有腦部受傷、骨折、出血等緊急情況後,淤青或腫包只要在家護理就可以了。先用冰毛巾冰敷患部三十分鐘,減低腫脹及疼痛感,並減緩患部皮下出血量。二十四小時後,則換成熱敷,加快身體吸收淤血的速度。每天熱敷三次,一次15分鐘,然後用消除淤青的藥膏搓揉受傷部位,減少硬塊的形成。一般約一星期就會消腫了。 

※如何預防寶寶摔傷意外? 預防孩子摔傷,並非只是一味地隨時隨地抱著或揹著孩子,以免養成孩子的依賴性,在寶寶學步期也難保不會發生意外。所以,必須從居家環境著手。 
1.平時儘量不要將寶寶單獨放在於床上,以防寶寶翻身時從床鋪摔落地面。 
2.居家地板上應鋪設軟墊,可減輕寶寶不慎由高處摔落或跌倒時的重力,降低寶寶受傷的程度。 
3.家中若有樓梯,應在樓梯口裝設活動護欄,並且隨時上鎖,避免學爬時期的寶寶摔下樓。 
4.窗戶附近不要擺桌椅,預防寶寶攀爬太靠近窗戶的桌椅而跌落窗外,尤其要讓寶寶遠離折疊式桌椅,以免夾壓受傷。 
5.陽台上所有可以作為墊腳的東西,如箱子、矮凳子等都要收拾乾淨,以免讓孩子攀登而墜樓。

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尖叫寶寶

最近寶寶哭的頻率變少了,心中正竊喜著寶寶不愛哭了,但卻開始煩惱寶寶有了尖叫的行為,高分貝的音量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我關心寶寶的成長與狀況,也想知道有什麼應對方式,養育小孩的確是一門學問,要不斷觀察和學習,也要不斷找問題背後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找到好方法來解決。

寶寶尖叫的情況有許多種,甚至因年齡層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因素與處理方法。這次打預防針,我順便問了小兒科醫生,寶寶現在六個月大,有尖叫的行為,醫生表示對於寶寶現階段不當的行為(ex.沒事喜歡尖叫),就應該"不回應、不鼓勵",當寶寶感覺到尖叫的行為並不能得逞他的目的,也得不到正面的回應,就不會繼續助長這習性。

另外有此一說,寶寶雖沒身體不適或生理需求下的尖叫,是因為他發現自己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而感到有趣,因此那是一種好玩的叫,有的寶寶可能是發出其他怪聲音,這只是牙牙學語階段性的過程,表示他在成長,只要觀察也無須大驚小怪也許過一陣子就不會愛尖叫了,當然要小心別過度尖叫傷害聲帶。

還有些寶寶在開心的情況下或看到喜好的事務會尖叫,這時要暫時收起令寶寶興奮尖叫的事物或畫面,雖然有些潑冷水的意味,但主要是要讓寶寶開心大叫適可而止,否則會讓周遭的人不舒服,且要慢慢引導寶寶的情緒控制,雖然是開心但也是需要注意禮貌行為。

就像哭泣,尖叫也是寶寶語言表達的方式,學習語言表達需要很長的過程,從出生聽覺的發展,學習發音,理解意思到開口說話是漸進的,對於六個月大寶寶現階段能用什麼聲音吸引人,他就會使盡吃奶的力氣去叫,如果成功引人注目,下次他會繼續喊叫,甚至更高分貝且持續更久,但偏偏這行為一點也不惹人憐愛,所以了解原由及應對之道就很重要,但要避免過於激烈的反應,否則可能造成寶寶誤認你在和他進行某種活動交流,錯誤的連結將強化尖叫行為。所以照顧寶寶者要適時滿足寶寶的需求,至於無理的尖叫就冷處理,當然自己本身也要注意言行聲色,千萬別抓狂,這是個人看法,也希望這樣寶寶的尖叫行為就能改善。

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

寶寶會翻身

因為學翻身的季節遇上了冬天,所以常常穿著厚重的衣服,寶寶遲遲還不會自己翻身,某天洗完澡,穿了一件單薄的衣服,讓他在開著暖爐的房間玩耍,突然間寶寶自己使力的翻過身,真是太開心了,終於在滿六個月會自己翻身了。

寶寶學會翻身,也開始變得更好動,睡覺要翻身,換衣服要翻身,喝奶也要翻身,換尿布也要來個翻身,真的讓我感到手忙腳亂又好笑,看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,真的很有趣呀!

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2012 ,你想改變嗎?

《文章出處: 30 雜誌 2012 一月份》
 職場中,總是覺得筋疲力竭、完全提不起勁?
下班後,常常覺得整個人被工作掏空,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健康及生活?
一整年下來,整天忙碌奔走,卻總是趕不走內心深處的空虛及茫然?
這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寫照,這種生活,就像被關在一間密不通風的屋子,當氧氣開始被慢慢消耗,不但容易令人感到頭昏腦脹、無法全力投入工作,也連帶使得創造力降低、思考能力大打折扣。
缺氧的生活如何變有氧?想要讓新鮮的空氣進來,就要學著在被工作與壓力塞滿的忙碌生活中,為自己留下一點呼吸的空間。
日本內科醫學博士、知名的醫生作家志賀貢有一個新觀點,他認為人生贏的關鍵,在「乘以0.8 之中」,凡事不要做到滿,要留下0.2 的餘裕,這就是0.8 哲學。

志賀貢說,我們心臟每0.8 秒跳動一下,1 分鐘75下,是最好的人體循環狀態。而中國人說的8 分飽,也是重要的養生哲學。如果把0.8 用在職場上呢?它是一個能夠平衡工作與人生的關鍵數字。

給自己留下呼吸空間的0.8 思考,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在做每件事時,如果能精準使出0.8 的力氣,留下0.2 的空間,作為緩衝閥,既讓自己不再被完全掏空,又能利用0.2 的空檔養精蓄銳,自然能進入「高效—減壓—能量儲藏」的正向循環中,效率輕鬆達到100%。

在全球股災、不景氣、無薪假的陰霾下,許多人對2012 年充滿悲觀的想像,但愈是在這麼不樂觀的環境中,0.8 的智慧更顯得重要,提醒我們調整「拚命三郎」的工作態度,留出0.2 的空間,讓自己儲備能量,安然度過漫漫長冬。

台灣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,把80%的心力放在日常工作事務上,但是一定留給自己20%的空間看書、思考;而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,1 個月只用15 天工作,其他15 天分配給登山、運動、旅遊。

他們成功的祕密,就是遵循0.8 法則,工作時全力投入,充分發揮效率,所以不用加班,還能為自己留下0.2的呼吸空間,補充自己的活氧指數,在壓力—復原的輪迴中,建立不斷向上轉動的正向循環,才能擁有源源不絕的精力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。

在嶄新的一年之初,不論你追求的是事業成功、獲得財富或是快樂的生活,不妨一起來實驗讓自己愈活愈新鮮的「活氧新計畫」吧!

活氧新計畫1》找到關鍵0.8 不加班也有好績效
你以為,工作時間長,就代表自己很有生產力嗎?小心,你可能一天到晚都在瞎忙!生活中,充滿各式各樣的雜音干擾,使我們找不到真正重要的問題,就算每天都花120%的力氣工作,卻只會愈忙愈沒效率,只好再花更多時間工作,陷入負面循環。
試著調整自己的工作習慣吧!找到真正重要的目標,只需要用80%的時間工作,雖然工作時間減少,但是因為把力氣精準地用在對的地方,就能讓自己準時下班,還能超越績效。跟著以下重點,消除雜音,找到關鍵0.8!

早一步, 在起跑點就領先
懂得提前規畫的人,在起跑點就已經遙遙領先。星巴克徐光宇的起跑點,在每年的Q3,所有人還在為今年年度業績衝刺時,他就已經確立明年公司年度計畫目標,因為他很清楚,如果提前準備工作跟夥伴溝通,讓大家可以有充分的餘裕開始準備,新的一年就不會在手忙腳亂中,還要額外花時間想下一步要做什麼。

年度計畫第1 個關鍵點,就在於提前準備。人生規畫達人蔡興正建議,在做年度計畫之前,不妨先花一點時間整理自己,回顧自己去年的軌跡,會更清楚新的一年有哪些要繼續努力的目標。

第2 個關鍵點,就如筆記女王Ada 所說:「把想做的事情寫下來,把寫下來的事情做完。」將年度目標拆解成容易執行的每週及每日計畫,一點一滴累積下來,就能夠朝著目標前進,不會讓時間白白蹉跎。

全球景氣變化太快,不管計畫再完美,美商應材半導體總經理余定陸說,都要預留一些彈性空間,保留不可預測的變數。這也是制定計畫的第3 個關鍵,別忘了設定查核點,隨時調整修正下一步,才不會偏離原本的目標軌道。

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

媽媽的傳統美食

媽媽是很傳統的婦女,每當逢年過節一定會親手做許多傳統米食。今年也不例外,從冬至到除夕過年,媽媽依然炊了許多糕粿,雖然我不住在家,她還是沒忘了給我準備一份。這幾天除了好好回味媽媽的味道,更佩服媽媽的手藝,也用相片留下多年來難忘的記憶。

在過年吃甜年糕,有「甜甜好過年」的意思,今年媽媽還額外做了紅豆年糕,媽媽說她的甜年糕,糖都是減半的,這樣吃起來才不會太甜太膩,傳統甜年糕可以蒸熱直接吃,也可以裹粉炸,我則選擇用少少的油煎,吃起來香香甜甜的。

【煎甜粿】:裹上「雞蛋和麵粉糊」,下鍋煎熟即可。


吃年糕有「年年高升」的含意,媽媽炊的鹹年糕,有加料和沒加料的,有加料的就像加大版的碗粿,沒加料的就是白白的鹹粿,可以直接吃或另外烹調。
【煎鹹粿】:我喜歡吃煎的脆脆的鹹粿,再沾醬油膏就很好吃。

過年吃發粿也是討個好兆頭,代表好運連連發,記得小時候過年祭祖拜拜,都會在發粿上插「飯春」,旁邊還會圍銅板,就是要發!發!發!
【發粿】:發粿蒸熟直接吃,或切片烤也很香喔!

冬至,傳統習俗會準備菜粿,紅龜粿,湯圓等謝天敬祖,媽媽都是自己做的,紅龜粿除了甜口味外,還有鹹口味,真的是豐盛呀!!
【菜粿】


【紅龜粿】


【鹹紅龜粿】


【湯圓】

媽媽總是把炊粿當做樂趣,除了敬神祭祖,也是滿足全家人的味蕾。只是隨著媽媽的年紀增長,希望她別太忙碌辛苦。媽媽的傳統美食,吃在嘴裡,感恩在心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