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

養生之道

人體是很複雜的系統,醫學的領域又博大精深,健康資訊各有流傳,最近突然又想研讀書櫃的『人體使用手册/吳清忠 著』,比較中、西醫對人體系統的描述,看出中醫累積了數千年人類經驗所形成的智慧,以及合理且慎密的邏輯和結構。

了解人體分為六個功能和四個網路系統。利用這種人體結構的思考邏輯,可以對多數慢性病界定出新的病理邏輯。再依據這個病理邏輯,擬定不一樣的養生之道,有機會對身心健康開創新的方法。

六個功能
  1. 指揮系統:由大腦構成,擔負著思考及指揮身體的機能。
  2. 能量供給系統:由消化系統將食物轉化成人體可以運用的材料,再於適當的時辰,人體進入熟睡狀態時,將這些材料轉化成人體可以方便利用的血液。因此,人體的能量供給系統就是消化系統加上造血系統和心血管系統。
  3. 資源管理系統:它隨時都用最有效的方法調度人體的資源,當正常的資源不足時,會將身體其他形式儲存的資源轉化為立即可用的資源,提供人體“透支體力”時的能量來源。
  4. 診斷維修系統:所有傷口修復、組織再生的工作全部都是身體自己做的。在體表上的傷口如此,體內的臟器也必然如此。
  5. 廢物清理系統:人體每一個部位甚至每一個細胞都不斷的進行新陳代謝,會不停的排出廢物,人體的經絡系統則不斷的進行廢物的運輸。
  6. 周邊功能系統:即四肢五官、皮膚、生殖器官等和外界接觸的部位。
 四個網路系統
  1. 經絡系統:具有傳遞訊息的機能,更有運送物質的能力。
  2. 血管系統:這是人體能量供應系統和廢物清理系統輸送的通道。
  3. 神經系統:收集外界的各種資訊,也透過這個系統指揮人體做各種工作。
  4. 淋巴系統:這是一個人體的防衛網路系統,負責偵測各種疾病的入侵,也負責指揮白血球到每一個需要的部位。
五臟六腑是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一個名詞,就是指人體內的主要器官。“臟”是指實心有機構的臟器,有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五臟,“腑”是指空心的容器,有小腸、膽、胃、大腸、膀胱等分別和五個臟相對應的五個腑,另外將人體的胸腔和腹腔分為上焦、中焦、下焦為三焦,是第六個腑。
人體的十一個臟器各有一條相對應的經絡,加上心包經,也就是心臟和心臟外層的保護膜之間,稱之為心包,其相應的經絡稱之為心包經。再加上人體軀幹前側的任脈和後側的督脈,一共有十四條主要的經絡。在五行關係中,講究的是平衡,如果五臟中的任何一個臟器的能力較其他臟器強或弱,就會破壞這種平衡。

“透支體力”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詞句,體力既然能夠透支,那麼就必然能夠儲存。
“血氣”是中醫用來說明人體能量的名詞,但是人體內並沒有任何物質稱之為“血氣”,根據中醫的解釋,血氣包含人體的許多物質,其中血液是人體能量最重要的代表。根據我們的經驗,血液總量和人體的血氣能量成正比,人體的能量是透過血液來儲存和運送。

養生之道的根本,就是經常留一分血氣能量給自己。“早睡早起身體好”是我們從小就被再三教導的最簡單常識,只是一直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。大家也不明白晚睡晚起有什麼不好?現在有了血氣能量的觀念,大家應能明白只要早睡早起,就能有一個健康的人生,真是再簡單不過了。

中醫的診斷經常用陰、陽、虛、實、血氣、火等這些字,對於大多數的人,聽這些用詞並不明白自己的身體倒底出了什麼問題。這些文字經常用來描述人體血氣和臟器的狀況
將人體的血氣能量依高低水平分為五個等級,瞭解自己處在什麼樣等級的血氣能量水平。

  1. 健康水平:用中醫的眼光來說,這樣的人各方面都很平衡,不偏陰也不偏陽,不偏虛也不偏實,平衡是中醫追求的目標。
  2. 陽虛水平:血氣低於健康水平,造成血氣下降的原因很多,如睡眠太晚,或長期營養吸收不良等。這時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,在伯仲之間。
  3. 陰虛水平:血氣下降的趨勢長期不能扭轉,血氣降至低於陽虛的下限後,由於人體的能量太低,診斷維修系統無法完全正常工作,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損傷如沒有立即的危險,就暫時將之擱置。這樣的人是目前工商社會的最大一群。許多人都覺得自己非常健康,有無窮的體力,每天忙到三更半夜,盡情的透支體力也不會生病,這些現象就是典型陰虛水平血氣能力的症狀。這個血氣水平的人,愈晚精神愈好,這是由於人體日常產生的“血氣”無法支應每天的透支,只好從人體原來儲存的“火”中提取。比較通俗的說法,這一級的人並不是沒有病,而是沒有能力生病。
  4. 陰陽兩虛水平:由陰虛的狀況繼續消耗能量,等到儲存的能量即將用盡的時候,也就是 “火” 快用完了,就到了“陰陽兩虛”的水平。這時人體會經常處於疲倦的狀態。這個時候人體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,會到肌肉裡或其他部位,淬取能量。
  5. 血氣枯竭水平:由陰陽兩虛的血氣水平再繼續下降,最終降低到中醫所說的“陰陽大虛”的水平,用比較白話的說法,就是血氣枯竭。這個階段的患者,由於連控制五臟六腑的能力都喪失,發生的疾病都會是非常嚴重的疾病,而且多數是目前醫療系統無能為力的疾病。例如各種癌症、腎衰竭、紅斑狼瘡、中風...等。由於血氣枯竭,同時對五臟六腑都到了失控的地步,因此很容易演變成各個臟器在很短的期間裏陸續發病的併發症現象,其實並不是第一個發病的器官拖累了其他的器官,而是各個器官同時都達到了發病的臨界狀態,一發不可收拾。
既然人體內建了自己的醫療體係,當我們生病時,應該先考慮讓體內的系統正常工作,而不是從外界直接介入調整,我們必需認知人體這些機能的存在,並能判別人體正在進行那一種應變措施,以及它需要我們提供的是什麼樣的協助。
調養血氣的一式三招
  1. 敲膽經: 每天在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,用力敲打,每敲打四下算一次,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,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。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,因此必需用力,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,才能有效刺激穴位。這個運動,主要在刺激膽經,強迫膽汁的分泌,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,提供人體造血系統所需的充足材料。
  2. 早睡早起:提供人體足夠的造血時間,血氣提升之後,腦部的供血會增加,會使人更聰明,反應更快。無論讀書或工作,都會更得心應手。
  3. 按摩心包經:消除心臟外部心包的積液,解除心臟所受之不必要的壓迫,使心臟的正常功能得到發揮,有能力將血液輸到皮下組織,將堆積的廢物帶走
養血氣以外的兩個養生方法
  1. 不生氣:由於生氣會使身體造成許多問題,因此,日常保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“不生氣”。所謂的不生氣並不是把氣悶住,而是修養身心,開闊心胸,或者尋求一種宗教信仰,使得面對人生不如意時,能有更寬廣的心胸包容他人的過錯,根本沒有生氣的念頭。如果生活或工作的環境讓人無法不生氣,那只有轉換環境一途。
  2. 保持潔淨的腸胃:腸胃的問題和多數的慢性病有密切的關係。許多嚴重的疾病,追根究底找尋原因,多數都是源自於腸胃的問題。
希望透過書中的理念,學會了正確使用自己身體的方法之後,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!!




      沒有留言: